111年大學多元入學學制說明
*考招時程
*學測考前先舉辦特殊選才,高三寒假考學測
4月辦繁星推薦
5~6月個人申請
7月考試內容採廣泛的「分科測驗」,包括數甲、物、化、生、地、史、公民七科,
8月分發入學
採計項目X+Y+P
X為新型的學科能力測驗,以現行的學測指考兩試合一為基礎,考12年國教課綱中必修科目,國、英、數、社、自
Y新增的分科測驗,考12年國教課綱中彈性選修課程或加深加廣內容,即物、化、生、地、史、公、數甲等
P指綜合學習表現,含多元學習歷程檔案+校系自辦甄選
◎申請入學
第一階段/新型學測+學習歷程
第二階段/新型學測+綜合學習表現
→新型學測/5科選4科,各校系從國英數自社5科中,自由採計最多4科,學 測分數占申請總分不能超過50%
→綜合學習表現/包括 學生學習歷程及校系自辦甄選,至少占申請總分50%,但各占幾成未規定
→學習歷程檔案/高中三年6學期,每學期上傳:
格式由高中大學共同設計,學生依欄位填寫,加附競賽、獎狀等證明即可。校系自辦甄試,則依各校系自訂,如筆試、面試等
◎考試分發
採計新型學測+分科測驗+術科,未規定占比,由校系自行決定
全部合計3~5科
※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說明:
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每年舉辦兩次「高中英語聽力測驗」,以評量學生的英聽能力。
測驗成績由大學校系自訂是否設為「繁星推薦」、「個人申請」及「考試分發」等招生管道的檢定項目,或是納為「個人申請」審查資料之一。
每年的英聽測驗,分別在10月及12月舉行,通常在9月初及11月初開始報名。考生可任選其中一次或兩次皆參加,兩次成績可擇優採用,成績有效期近3年。每次測驗時間則為60分鐘。
大學入學時間&招考方式 | ||
時程 | 考試 | 招生 |
高三上學期 | 高中英語聽力測驗 | |
高三上學期末 | 特殊選才(特殊管道) | |
高三寒假 | 新型學測 | 1.通過採計組合最低繳卡標準 |
高三下(4月) | 繁星推薦 | |
高三下(5-6月) | 個人申請(第一次分發) | |
高三畢業(7月) | 分科測驗 | |
高三畢業(8月) | 考試分發(第二次分發) |
多元管道申請程序 | ||
個人申請 | 繁星推薦 | 考試入學 |
學科能力測驗 | ||
報名 | 報名 | 指定科目考試 |
核定學測成績依校系自訂科目進行倍率篩選 | 學校推薦排序同一名學生只能被推薦到1所大學的1個學群(各所大學可不分學群或最多一、二、三及音樂、美術、體育、舞蹈、醫學等8類學群招生) | 選填志願 (最多100) |
大學甄選備審資料109年起試辦個人學習歷程指定項目甄選 | 受薦學生就學群內的科系,進行校內選推撕榜流程 | 1.通過採計組合最低繳卡標準 |
錄取 | 大學擇優分發錄取 | 聯合分發錄取 |
(一)繁星推薦
繁星推薦是由高中向各大學推薦,並排定學生推薦順序,所以全程就讀同一高中之應屆生才有資格。
由於四至八類學群除外的一二三類學群,第一輪分發一所大學招收同一高中學生以一名為限,所以取得學校推薦的第一順位至關緊要。
而各高中為求公平性,也為了增加繁星推薦的上榜人數,多有一套校內選推撕榜流程:
最常以「從校排百分比1%的同學優先選擇,再依序向下,百分比相同,再以學測成績高者優先。」
因此欲使用「繁星推薦」管道同學,首重高一、高二在校成績,次重學科能力測驗成績。
(二)個人申請
「個人申請」入學採用兩階段考試,第一階段依學測成績進行測定及篩選,
第二階段考試方式則較為多元,由各大學校系自行辦理,方式包含口試、筆試、資料審查及實作等。
符合大學學測報名資格的學生皆可參加,每人可以申請6校系。而兩階段的占分比例則由校系自訂,
各校系彈性多元選才,學生也可擇個人優勢來選擇校系申請,所以對於性向明顯,提早規劃準備的同學特別有利。
(三)考試入學
大學可自行決定是否運用學測成績檢定,以及採計指考3~5科組合。「大學考試如學分發委員會」統一受理考生登記,
依考生志願序及校系採計之考科組合成績分發錄取。
考生之各考科組合總分未通過最低登記標準者不得登記分發。
已錄取「繁星推薦」、「個人申請」,未於規定期限內放棄入學資格者,不得參與「考試入學」。
學生一人可選填100個志願,志願排序除首重個人志向,
可依個人各科的成績,考科科目:數學甲、歷史、地理、公民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。計分由百分制改為45級分制,試卷選擇題和是非題混合「卷卡合一」